提摩太後書三章16-17節
登入課程網站,閱讀關於過往殉道者(即那些為堅持信仰而犧牲的人,如司提反、潘霍華等)的事蹟。 (推薦課外閱讀名單可參考以下資料)。
自製一張書籤,寫上感謝及鼓勵的話語,送給那些曾經跟你傳福音或分享信仰的人。
你知道香港、澳門兩地原來有不少組織/建築物是與馬禮遜有關,或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嗎? 登入本課程網頁瀏覽連結,以了解更多關於馬禮遜的事蹟。
閱讀書籍《摘星勇士馬禮遜》及《梁發:中國最早的宣教師》,以進一步認識馬禮遜和梁發的事蹟。
扮演小記者,訪問老師、朋友或親人對基督教辦學和辦醫療服務的看法。 (提問可參考以下範例)
初代教會遇上困厄迫害,鍥而不捨艱辛傳播福音的故事
作者:張文偉 出版:房角石工作室
影響世界的救贖計畫,十二名弟子的奇妙事蹟,第一世紀猶太地的烏合之眾,竟發展成傳至地極的基督信仰!耶穌受難被釘十架,第三天復活,然後升天,但在這些事以後,發生了甚麼?使徒遇到甚麼奇遇?信徒的群體—教會,又是如何建立起來?《使徒行傳》記錄了最初代使徒如何在艱難中匯聚起來,因領受聖靈而得力,在耶路撒冷及各城各鄉見證信仰,宣講耶穌基督所傳給他們的道。
一份使命、一位不屈不撓的人物,締造一段不朽的基督教來華奮鬥歷史
作者:黃幗坤 出版:基督教文藝
現代的中國,究竟何時才有基督信仰的傳入?原來關鍵繫於一位來自英國的語言天才和不屈不撓的傳教士—馬禮遜(Robert Morrison)!他是第一位將基督新教傳至中國的拓荒者,受上帝感召,立志要把福音傳播到重洋之外,但當年還是拒絕基督教的中國,讓馬禮遜受盡挫折、迫害,憑著智慧和堅毅,以及對上帝的信靠,他勝過了重重考驗,終於達成志願。翻開本書,就是立體地經歷馬禮遜一生的歷程,既感人而生動,又具歷史的真實,更具故事的趣味性!
當孔子教導遇上耶穌比喻,啟發意想之外的有趣對話
作者:陳潔心 出版:基督教文藝
當包拯遇上所羅門,當廉頗遇上大衛,當我們將聖經人物和中國歷史人物相互比對,竟看出以往從未想過的新穎角度?聖經人物和中國歷史人物雖身處在不同的時空,文化也迥然不同,但原來兩者有眾多可供比較的重點。兩組人物並置而出,探討仁愛、悔改、公平、勇敢、友情、志氣等多個課題,讓少年人一睹中外偉大心靈的傳奇!